close
台灣鐵道文化資產再造 融合藝術重現新生命



台灣鐵路的發展在台灣史上佔有一段相當重要的地位,近年來在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協助之下,將台灣各地閒置的鐵路倉庫,整合並賦予新生命,目前一共形造五個鐵道藝術村,分別是新竹市鐵道藝術村、台中20號倉庫、嘉義鐵道藝術村、枋寮F3藝文特區以及台東鐵道藝術村。

  這五個鐵道藝術村各有各的主題風格,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朝向帶狀人文空間發展,台中20號倉庫結合當代藝術重新呈現,嘉義鐵道藝術村以新舊文化的一個面向進行,枋寮F3藝文特區搭配生活藝術做為主題,台東鐵道藝術村則是融合表演藝術去營造出新的生命。

  文建會這項台灣鐵道藝術村連動展覽計畫,結合「鐵道」、「藝術」兩個主題,以雙軌並行的發展落實計畫,在鐵道部分以新文化的觀光、鐵道多元化轉型為方向;藝術方面則融合鐵道藝術、主題創作、歷史展演部分呈現。

  鐵道文化專家蘇昭旭表示:「台灣鐵道藝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應該以「博物館鐵道」的面向去進行,所謂的博物館鐵道就是指具備:紀錄歷史與保存文物、計畫性的展示以及教育的這三大重點,同時也是為台灣鐵道這項交通重要文化資產建立新價值。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火焰中重生的藝術 兼具環保又美觀



玻璃藝品充斥在市面上大街小巷,可是製作玻璃藝品的過程你看過了嗎?利用台鐵舊有的鐵道倉庫,建立而成的新竹市鐵道藝術村,以藝術空間的新定位重新出發,並在藝術村內邀請駐村藝術家在現場展示工作內容,其中有一間工作室就是製作玻璃藝品。

  玻璃取材於廢棄的玻璃瓶罐,經高溫燃燒之後使其軟化,再透過拉玻璃的方式做出另一種型態,成為生活中的藝術品,不僅兼具環保也顧及美觀,同時也再造其經濟價值。

  製作玻璃的范文正師傅表示:「要讓玻璃軟化溫度至少要一千度以上,有點像是超高溫的陶土,在軟化的過程中再慢慢拉出形狀,材料取得相當方便,只要是玻璃瓶的東西都可以。」

  玻璃製作的方法,依溫度的不同可分成冷工、熱工兩種,另外在製造過程上,又可區分為吹製法和脫臘法,每種不一樣的方式,都有其不同特色,這些東西在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裡都能夠看到,民眾也可以參與DIY製作。

摘自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 記者黃柏庸報導、攝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atrave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